首页 常识

姜子牙什么时候上映(动漫电影《姜子牙》姜子牙的四重形象与意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0 09:43:52    

2020年国庆上映的国漫电影《姜子牙》口碑两极分化,观众对姜子牙形象的塑造颠覆了大众的一贯认知有很大的争议。电影预告片里就打着“建议八岁以上观众观看”的旗号想要说明影片塑造表达的主题比较深刻,不宜于儿童。一部分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姜子牙》到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不同于传说中或封神中的姜子牙呢?又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与思想呢?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 “他者形象”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法国形象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在《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中提出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他者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这种形象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语、书写来制作出,但它并不真实地描述出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即用熟知的符号形象,塑造一个具有新思想情感的“他者形象”,表现新的情感内涵。

《姜子牙》中“姜子牙”形象就是他者形象的体现。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姜子牙”的形象,又赋予他新的时代意义与思想。国漫电影《姜子牙》中“姜子牙”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三重矛盾冲突来完成的。第一重是主人公姜子牙与九尾狐等其他角色之间的矛冲突;第二重是主人公姜子牙与昆仑北海等周围的环境的冲突;第三重是主人公姜子牙与自己的矛盾冲突”。通过三重层层递进的矛盾冲突,将主人公姜子牙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立体化,具有四重形象意义。

(一)降妖镇魔护苍生的传统仙者形象

仙者,即神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具有特殊能力的人。《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子牙谋士形象,隐忍、仁善、多智。《封神演义》开篇有言“……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赞其姜子牙隐忍而待可辅佐的人主立下的功绩。

第十五回姜子牙真正出场时,和元始天尊、南极仙翁的谈话中,天尊说“你命缘如此,必听命于天,岂得违拗?”南极仙翁言“……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姜子牙身为一个受神仙体系教化中的仙,只能尊天命而下山。

这时的姜子牙言不想下山,乃真心出家,愿守在山中苦修,不敢贪恋红尘富贵,但是被“天命”所驳回,天命让他下山辅佐,除恶而辅善。这是传统的仙者所共有的特征,是仙者面对人,处理人间事务时能预知未来,看透事态变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鲜少有他们不知或不能的事,有的话也是天命之外的事。姜子牙就是是知天命的仙,化身天命,去指导受天命的人。

姜子牙下山,就去找在朝歌的结义仁兄宋异人,火烧了一琵琶精,顺从天命,见到了纣王,纣王听信了妲己,失了先机,进而错失了天下。而后姜子牙八十之时待得文王所聘,进西岐,君臣相辅,成就周王朝八百年。

“弟子姜子牙,愿追随昆仑,做一个守护苍生的神。”是姜子牙初登昆仑时的拜师誓言,是决定守护苍生时对自己的要求。此后他听师命,除妖魔,认为昆仑众神一心皆为苍生。他坚信师尊的命令。师尊为大权与九尾为成仙暗中达成协议,命“姜子牙”去除妖九尾护苍生。师尊就此控制了人、妖、昆仑,又保住了“皆为苍生”的美名,名利双收。

师尊欲让姜子牙斩了“善念”,成为一个真正的昆仑神仙。“姜子牙”作为师尊名利场上的正面执行者与行动派,一开始没有看清师尊所属的一派真正的为神观时,他心无旁骛,一意斩妖除魔,守护苍生,守护每一个生灵的神,“全身道袍,仙风道骨,一副大师兄形象,与姜子牙内心坚定的站在以元始天尊为代表的静虚宫的场景十分契合。这一形象符合大众审美层面的神仙形象,减少了与原著的距离感。”

姜子牙没有在意或者说根本不在意自己身处的环境,一心只为自己的信念和责任。电影《姜子牙》中,奉师尊之命,姜子牙骑四不相入场,用镇魔宝印捉了霍乱人间的九尾狐,平了狐妖之乱。姜子牙以一猛将形象现身,亲拿九尾,没有阴谋阳谋,手握法宝,直接动手,姜子牙形象鲜活。“姜子牙”一开始在追随师尊时,是传统的仙者形象,从衣着,到去捉九尾狐妖时所表现出的除妖以结束商朝的生灵涂炭的决心和态度,都符合传统文化中仙的形象。

(二)垂钓潜修守道心的迷茫思者形象

思者,进入冥想的境界,心有所惑的人。“姜子牙”这一形象的出现在电影中“姜子牙”斩九尾狐开始的。他与师尊在应不应该斩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姜子牙”开始怀疑他所追随的师尊是否真的与自己所坚守的道心“同道”。在三界眼中,狐妖已经被斩了,“姜子牙”因为在斩妖的关键时刻产生质疑而被昆仑师尊定为“道心不稳”贬至北海潜心修炼。

被贬北海后,姜子牙开始了垂钓潜修,面容憔悴,盘坐海边,身披白雪,衣衫破旧,一改严肃庄重的静虚宫大弟子形象,多了些许的幽默亲切感,落寂沉默。

北海的古战场囚禁着商朝罪民。这个时候的姜子牙是迷茫的、孤独的,一边坚持着自己内心的信念,一边因和师尊“道不同”,不被人理解。

姜子牙想到九尾狐体内的无辜元神,一边是师尊口中坚持的狐妖幻象。“姜子牙”追随昆仑时的人生理想是尊天命,护苍生。

他尊了师尊之天命后,没有看到自己要守护的苍生众民得到救赎,天下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安定,他沉默又行之无门,默默独自垂钓,钓起一条就放生。昔日的除妖魔的打神鞭成了一鱼竿,执着的垂钓,钓起而放,放后再钓,却不能说服自己,认同自己看见的是狐妖幻想这一说法。

申公豹说“你连鱼都可以放过,为什么不放过过你自己?”与其说“姜子牙”在钓鱼,不如说“姜子牙”在修心。心路不通,何以守护苍生?身负厚重的白雪,从孩童眼中的石头戏说可见姜子牙在此地盘坐垂钓已久,孩子的石子戏玩等外物不可扰他心智。

被申公豹吵闹一通之后,去北海妖怪酒馆里用物品换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形象,是像普通人一样,为生计发愁。被众妖骂“姜子牙,你竟敢强逆天命,昆仑和北海不欢迎你这种是三界败”时,他不怒不悲;酒馆老板言“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要么看得开,要么就认栽”,他没有争辩。

这时,姜子牙与北海环境的矛盾冲突发生了,这是第二重矛盾。他所坚持的道心不仅仅是受到了昆仑一派的不认同,还遭到三界凡者的批判,他们抱怨、怪罪。此时的“姜子牙”依然是迷茫的,但也依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对每一个生灵都有爱护之心。

从诛妖有功即将封神到被遣送北海修炼,在高峰时刻坚守自己的信念是可以做的,但在低谷时,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可以说弥足珍贵。在低谷时,外界嘈杂的环境没有乱道心,极力的劝阻陪自己放逐的朋友申公豹,买米时听到申公豹为了自己抵掉了心爱的耳环,眼神无奈中又充满了坚持,无奈于现实,却又坚持于道心,走在一条不被理解的路上,但不曾跟随众人。北海是真正为表现“姜子牙”迷茫中又坚守道心的最真实的写照,都说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但北海之境未能改其志,反而增其心。

(三)跋山涉水寻真相的无畏行者形象

行者,践行自己理想信念的人。被贬北海修炼姜子牙还是迷茫的、行之无门的时,小九出现了。她的出现让“姜子牙”看到了希望,他所有的现实困境和内心困境都是源于这一张面孔。

他的迷茫和坚守,或许可以从这个和狐妖无辜体内元神有同一张面孔的小九身上找到答案,他开始追随在小九身后,得知小九亦在寻找一个地方——开满着黑色花朵的地方。后在抢夺幽都山地图时,看到了小九脚上和九尾一样的红镯,坚定了寻找真相的信念,姜子牙叛令而出北海界追寻真相。

与小九初次交锋时,他希望从师尊那里得到真相。回忆中,九尾被斩时的那句“看来你对实情一无所知”,交织着师尊那句“等你不再执着于狐妖幻象”,让姜子牙决定前往幽都山。

此时姜子牙衣衫褴褛,一改在北海时的“精神不济”,眼神中多了坚定,开始了真相追寻之路。姜子牙形象的主观意识增强,不再是传统仙者的天命所束缚,而是心有天而亦有自己。走过覆盖着雪的山,古战场遗址苍凉,有伺机而动危险的猎狐人,袭击人的幽灵,也有操心的申公豹和软萌的四不相,冷暖交替,悲欢交加。

“姜子牙”和小九的相遇,让“姜子牙”跳出了原有的沉默压抑的静态环境,开始了变化起伏的动态环境。去幽都山的路上,他们经过了当年的古战场,因为一场神的谋算,天下生灵涂炭,怨灵横生,斩狐耳换钱等等,他心中的天下苍生之道就是眼前,欲救猎狐人未果,见到古战场死去的生灵皆成了怨灵,他们被困古战场,靠着仅有的风铃声得到慰藉,姜子牙和小九的来临,救苍生的心足够赤诚引来了玄鸟度化了亡灵。

大战、斩妖封神未能给天下带来安生,大地残破荒凉的,亡魂的幽怨,人间未能安详。大战时四不相跨过的大海已经干涸。此时的姜子牙确定这不是他守护苍生想得到的结果,继续追寻幽都山。

这一路上,姜子牙与四不像的互动,可以素口说出大战时士兵的口语,更是让此时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依然“单纯而亲切”的形象跃然而出,不再是《封神榜》中所塑造出的帝师形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多才多智的“神人”,更多了吃饼幽默的人性和人气。“姜子牙”在这个时候单纯而又执着。

在姜子牙与九尾第二次厮杀后,九尾欲再次吞杀小九,四不相奋力抵抗,保全了此行所有人但自己却身消魂散,在这时候,姜子牙不明白为何九尾还活着,真相到底是什么?

他无比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又无比的困惑,登天梯,从师尊那里找寻解决自己目前人生困境的方法,但他从来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师尊设下的大局不可能因为他一个局中的执行者而中断放弃。

师尊给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转世投胎。这根本就是这一场大局的延续和促成,天下确实是苍生的,可天下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天下苍生抛弃的,去成就师尊一众的大苍生,毕竟,在昆仑众神来看,一人和苍生仓来都不是个选择题,他们化身为冷酷的统治者,对局内的生灵棋子进行删减取舍,高高在上,从此世间再无公平。

姜子牙在第二次见到师尊时,他仍然单纯的认为这场凡间修炼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分歧,所以在内心依然是个被“奴役”者。虽然多了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还是那个在重大决策时,需要师尊来指引的昆仑弟子。

四)斩锁断梯弃仙途的豁然道者形象

道者,超越了外界的某些标准,坚定自己内心信念的人。被师尊再次欺骗的时候,小九未得救赎,“姜子牙”明白了九尾一开始的“你我殊途同归,何必争这一朝输赢”背后的阴谋,他怒斩宿命锁,斩断妖与人的同体宿命,为挣开束缚,维护自己的天下苍生。

断天梯时候,姜子牙神情坚定中带着愤怒,果断的把打神鞭插在天梯上,断了神人的联系,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守护苍生。“姜子牙”的人生信念中,苍生、小九都是一样的,“是人、是神、是妖,不可操纵,不可不救”,姜子牙是一种更加宏伟广阔的胸襟对待世间生灵,他的苍生在眼前也在天边。有种“芸芸众生皆苍生”的平等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姜子牙是因为命薄难成仙道,只有人福可享,是天命不可违,仙者自带神圣性。电影《姜子牙》中,“姜子牙”是在经历了顺从听命,自我怀疑,奔波寻找,自我坚守道心坚定信念之后,自己主动选择“斩断”自己的成神之路,以人的身份去践行自己的道。

他救下的看似是一人,实则是真正的苍生,没有一些虚妄不可名状的干预,是历经高峰跌落神坛之后的一种选择和坚守。在历经了即将封神、踌躇、被贬、被嘲笑、追寻之后,姜子牙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人如露水,苍生如江海。不救一人,何能救众生?”斩断一切天命的“神临天下,皆为苍生”之广言。

解开上位者的束缚之后,是真正历经沧桑之后的成熟坚定,也是一路走过辛酸的对自己的更加肯定,成为了自己的主宰,让三界各自成为自己的神明,不再有天梯,不再有枷锁,不以苍生大众的的名义去牺牲任何,各自成神,才能各自更好的发展,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非天地有所仁,用天命来控制世间。

姜子牙的形象先是怀着赤子之心想跟随志同道合的神去守护苍生,这时候的姜子牙是单纯而又一往直前的。而后二者的道发生了分岔,作为一个“被支配者”,姜子牙应该跟随师尊的 脚步,但是他怀疑了,停在了原地。

身心受到磨砺之后,姜子牙摆脱了思想的内在桎梏和外在的支配,反叛了自己一开始所追随的神,选择了内心想走的路。最后姜子牙斩断宿命锁,得到救赎的不仅仅是天下苍生,还有姜子牙本身,他真正成为一个精神独立之个体。

姜子牙从开始的信奉昆仑、信奉师尊,到对人生的一切怀疑和最后的寻找真相,是一个成年人在人生中必经的路途。这条路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姜子牙的选择无疑是自古中国最为推崇的“真”“善”“美”。

由此也让观众有了自己的思考,会不会质疑自己身处的当下,未来想要成为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能不能意志坚定地支持自己,最后成为一个不让自己失望无奈的自己。

深入研究姜子牙一系列的符合该形象的内心挣扎和困境中的选择。这种形象的设定打破了传统文化里的因为强化故事和情节而弱化人物形象本身,重新塑造了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他者形象。

相关文章:

郝姓起源是什么(古城堡的郝姓来自何方)11-15

保姆级攻略:装修卫生间防水怎么做?11-15

谒后语 大全有哪些(50条歇后语)11-15

逆矩阵怎么求最简单的方法(逆矩阵的计算与证明解读)11-15

端午节活动的种类和意义(端午节习俗知多少)11-15

高纤维的蔬果排名表(TOP20高纤维蔬菜,越吃越健康!)11-15

竞争对手分析四个角度(如何有效分析竞争对手?)11-15

渭南旅游景点推荐(渭南的哪一面让你最心动?)11-15